新华视点|代办领创业补贴?小心被中介“收割”
“创业补贴8万(元)到手”“专业团队指导”“一站式领取”……一段时间以来,收割部分中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大量代办广告,新华心被宣称可以帮助申领大学生创业补贴。视点然而,代办在中介的领创操作之下,一些人非但没领到补贴,业补反而陷入纠纷之中。中介
轻信“钱从天降”被“收割”
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收割小孙在浏览社交平台时被一则广告吸引,广告称可以帮助申领数十万元的新华心被大学生创业补贴,并表示“这类补贴相当于‘钱从天降’,视点很多人不了解,代办错失了领取机会”。领创
小孙联系上发帖人,业补对方自称是中介代办中介,可以从零开始全流程操作,收割“你的情况大概率能领到10万元,我们的通过率接近100%”。听了中介的说辞,小孙支付3万余元委托代办,但所谓的补贴迟迟没有消息,中介则以各种理由搪塞,并拒绝退款。
小孙的遭遇并非个例,仅他知道的和同一家中介有纠纷的就有30余人。据了解,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大学毕业生因申领创业补贴与代办中介产生消费纠纷情况,纠纷金额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记者搜索发现,社交平台上,“大学生创业补贴”相关帖子数量不少,有些单条浏览量过万,多数是代办中介发布的广告。这些广告在标题上将大学生创业补贴与“白嫖”“大便宜”“待薅羊毛”等噱头绑定,有些文内附有到账截图,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询问。
一名求职领域的自媒体博主透露,中介会引导留言者私聊,让其相信创业补贴金额虽多,但申请流程复杂繁琐,甚至只有通过中介才能成功申领,“其实部分中介的到账截图是P过(指已被制图软件处理过)的假图”。
据了解,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多地出台系列举措,包括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不同类型、从几千元至几十万元不等的补贴。在申报时,个别地区要求自主申报,禁止中介机构虚假包装和代报行为。
“如果是真实创业,按照各项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补贴申请并不难。”有自主申领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告诉记者,各个环节比较清晰顺畅,并不像中介渲染得那么复杂。
揭背后“套路”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中介打着代办“大学生创业补贴”的旗号,利用信息差牟利,存在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
比如,多家中介声称有官方“背景”,团队成员“权威”。
创业者小邹向记者展示了其与中介的聊天记录,中介反复强调“是人社局指定的合作单位,专门辅导大学生创业,做政策补贴申报”。然而,记者向相关部门求证,得到的回复是并未指定任何合作机构。
在“导师做过评委”“辅导过的申请者成功率90%以上”等话术诱导下,创业者小张花数千元购买了“路演PPT制作”“路演培训模拟”相关课程。“实际上课发现,导师并不了解今年的形势政策,有些问题答不上来或是不合逻辑,所谓的‘路演培训模拟’则是导师照着PPT念了一遍。”小张吐槽说。
多名创业者反映,在申请过程中,中介多次以“有助于提高通过率”等为由,诱导参加不同名目的辅导培训,收费不菲。
记者从一名创业者那里拿到的一张收费清单显示,政策宣讲、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十几个项目费用从500元到两三万元不等。“前期我们支付基础辅导费的时候,中介从未提供过这张清单。等后期我们拿到补贴时,中介突然拿出这么一份清单,声称我们已享受过全部服务,必须照表付费。”该创业者说。
“还有的中介会在场地上‘做文章’,抽成场地补贴,并充当‘二房东’,租给创业者的办公地点不仅实际面积缩水,且租金远高于市场价格。”知情人士张源说。
记者注意到,部分中介还暗示可以通过弄虚作假、伪造材料等申报补贴。
记者以大学生身份与一家中介机构联系时,中介声称:“抓紧注册一家公司,后面的交给我们处理,之前就这么办过。”有中介工作人员透露,经手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不乏空壳公司。
强化协同治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地区的人社部门对中介机构代报创业补贴等行为进行了风险提醒。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金忠明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关系千家万户。一些不法中介利用大学生等群体不熟悉政策、创业经验不足等信息差牟利,应高度重视、及时整治,保护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沃土。
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互联网新兴媒介,围绕“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广告活动”等方面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
受访人士认为,社交平台上广告内容、形式多变,对一些账号发布的补贴政策等相关服务性内容,平台要更加严格审核。应运用大数据监测、AI识别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置存在误导性、虚假宣传等账号、信息。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执法,完善协同治理长效机制,联合平台建立广告信用档案,对存在违法广告行为的中介严格处罚,列入行业“黑名单”并定期公示,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机制。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人社、教育等部门多措并举,加大创业支持政策宣传力度,广泛提高政策知晓度;包括推动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进校园,多渠道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服务宣传,通过12333服务热线接受青年就业创业咨询并及时受理、查处侵权线索等。部分地区探索简化申领程序,通过“免申即享”“直补快办”,让符合条件的创业主体直接获得相应支持。
多位专家建议,各部门聚焦青年创业创新过程中的需求痛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解读、培训指导,努力为广大青年创业铺路搭桥。
“创业者也应树立正确观念,主动了解政策内容,通过正规渠道申领补贴,提高警惕,不抱有侥幸心理,不弄虚作假,避免上当受骗。”金忠明说。(记者王默玲、程思琪、李峰洲)
(责任编辑:热点)
-
6月30日,中科炼化液化烃码头二期项目进行首次靠船作业。林江海摄6月30日下午,伴随一声悠长的汽笛,满载1317吨丙烷的“欧化11”轮平稳靠泊中科炼化码头新增的液化烃泊位。这标志着中科炼化液化烃码头二 ...[详细]
-
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从业人员与日剧增,但合肥市在直播电商从业人员培训方面却没有相关规范,直播市场比较混乱,主播人才短缺、主播质量良莠不齐、夸大事实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不达标等直播乱象和问题频发。为规范直 ...[详细]
-
兴业银行合肥分行落地首笔“科技企业研发贷” 赋能科企跑出发展“加速度”
近日,兴业银行合肥分行成功落地首笔“科技企业研发贷”,为某新材料企业精准投放770万元研发专项资金。该笔业务落地是分行以金融赋能科技共建、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创新举措,为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性 ...[详细]
-
全球唯一10万级混动MPV!上汽大通G50混动正式上市,售价13.98万元起
在多人出行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当下,无论是多孩家庭、创业先锋,还是户外生活家,都在追寻一台能平衡空间、油耗、续航的全能伙伴,上汽大通以MPV家族革新之作——G50混动精准破局。自3月6日开启预售至今,G5 ...[详细]
-
7月4日,记者从市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已进入水利工程主汛期,连日来,该局紧抓运河灌区库区工程重点部位隐患排查,筑牢主汛期防汛“安全库坝河堤”,多措并举力保全局工程安全度汛和供水正常。当日,该 ...[详细]
-
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理赔服务案例:从退保边缘到超预期赔付,平安主动为客户寻找理赔理由
保险真的有用吗?保费打水漂?保险用不上?退保省下的钱,在医疗费面前有多大分量?从退保边缘到超预期赔付,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主动为客户寻找理赔理由。一、案件回顾2017年客户许先生投保平安福17,附加重疾 ...[详细]
-
为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消防安全认知与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员工与客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25年4月9日,中国工商银行合肥滨湖支行营业室开展了一场全面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过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深化员 ...[详细]
-
4月20日,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油画水彩画专委会组织开展“走基层、进高校”省直画家走进安徽财经大学艺术交流活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张国琳,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张士卿、晋之华,油画水彩画专委会主任汤 ...[详细]
-
记者7月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今年1至5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8个和1.6个百分点。5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 ...[详细]
-
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理赔服务案例:从退保边缘到超预期赔付,平安主动为客户寻找理赔理由
保险真的有用吗?保费打水漂?保险用不上?退保省下的钱,在医疗费面前有多大分量?从退保边缘到超预期赔付,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主动为客户寻找理赔理由。一、案件回顾2017年客户许先生投保平安福17,附加重疾 ...[详细]